Etiqueta: Estudios sobre China

一位人物·五个提问:李怀亮——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

李怀亮,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北京)负责人、兼任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贸易研究所所长 。 问: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顶尖传媒类大学之一,您作为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院长,我们希望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是如何创建的,主要开展哪些活动? 答: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为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奉献的中国智慧,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顶尖、世界知名的传媒类院校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在廖祥忠校长的亲自指示和关心下,经多年筹备,于201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命名的研究院。研究院的主要使命是立足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和中国政府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展开的具体实践,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成立研究中心、组建国际学术联盟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及其他类型的活动,汇聚全球研究和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实践的力量,共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形式,助推学校的国际化实践。 问: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念得到了新的发展。2017 年 2 月,该理念首次被列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您能否介绍一下该理念的含 义,以及它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性? 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诉求,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为实现这一基本诉求,世界各国政府应当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在联合国既有框架下解决争端和冲突;应当团结一致共同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应当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和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开放、共赢,坚持环境友好型发展理念;在文化上,各国政府应当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以交流解决文明间隔阂、以互鉴解决文明冲突、以共存促进文明平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为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奉献的中国智慧,提出的中国方案。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契合许多其他文明理念,提出后得到了包括联合国国际组织机构和多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响应,成为人类社会解决当下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朝向更美好未来过程中极具号召力的理念,是解决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和平共处的理想方案。 问:习近平主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最重要的实践途径。 在此 背景下,2022 年 5 月 17 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将迎来被纳入“一带一路”倡议 的五年。 在您看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拉美地区应该如何共建命运共同体? 答:中国与拉美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合作基础,随着由数据、互联互通推动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拉美地区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认真总结梳理中国与拉美地区过去,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这几年合作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并将其进一步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其次,彼此尊重对方的核心关切和利益,从互利共赢的角度处理好双方的经贸关系。第三,促进中国与拉美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鉴,多形式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加深双方之间的理解,为今后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为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奉献的中国智慧,提出的中国方案 李怀亮 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 问:委内瑞拉作为设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的第九个国家,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委内瑞拉”研究中心,按照您的设想,两国应该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呢? 答:委内瑞拉研究中心是我们研究院2021年以来在海外成立的第一批海外研究中心之一,我们相信,该中心的成立,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实践活动在委内瑞拉及周边地区的传播和开展。两个国家间将在总结过去经验、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活动。中国和委内瑞拉的关系,也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问:您如何看待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促进开展中国相关研究而提出的个人、集体学术 倡议?…